安防通訊2015年2、3期內容節選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
郭聲琨:統籌人防物防技防 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2月28日至3月1日在河北調研時,就推進公安改革和“四項建設”問題,強調要求統籌人防、物防、技術設施資源,積極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提升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要進一步加強基礎信息采集應用,有效整合共享各類信息,善于從海量數據中發現關聯線索、從蛛絲馬跡中掌握犯罪動向,切實增強打擊犯罪、治安防范等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要不斷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公安科技隊伍。
國務院提出完善國家突發環境事件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機制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了修訂后的《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新《應急預案》共有7章,分別為總則、組織指揮體系、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后期工作、應急保障和附則。在完善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機制方面,新《應急預案》細化了預警信息發布和預警行動措施,從預警分級、預警信息發布和預警行動和預警級別調整和解除四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并對信息獲取、報告、通報等提出了進一步要求。
中國發布5G概念白皮書
2月11日,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召開5G概念白皮書發布會。白皮書從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主要應用場景、業務需求及挑戰出發,歸納出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功耗大連接和低時延高可靠四個5G主要技術場景。同時,結合5G關鍵能力與核心技術,提出了由“標志性能力指標+一組核心關鍵技術”共同定義的5G概念。
其中,標志性能力指標為“Gbps用戶體驗速率”,一組關鍵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全頻譜接入和新型網絡架構。大規模天線陣列是提升系統頻譜效率的最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對滿足5G系統容量和速率需求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超密集組網通過增加基站部署密度,可實現百倍量級的容量提升,是滿足5G千倍容量增長需求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新型多址技術通過發送信號的疊加傳輸來提升系統的接入能力,可有效支撐5G網絡千億設備連接需求;全頻譜接入技術通過有效利用各類頻譜資源,可有效緩解5G網絡對頻譜資源的巨大需求;新型網絡架構基于SDN、NFV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可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更靈活、智能、高效和開放的5G新型網絡[1]。
IMT-2020(5G)推進組于2013年2月由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推動成立,目前已有56家成員單位,涵蓋國內移動通信領域產學研用主要力量,是推動國內5G技術研究及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平臺。
原文出處: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安防通訊》2015年2、3期

版權所有: ?北京聲迅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備15029239號-1